西湖云安:科技賦能,智治先行
引言
在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的今天,西湖區積極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,政務無人機 “西湖云安” 平臺應運而生。該平臺于 2025 年 3 月 18 日正式上線,旨在整合全區無人機資源,實現統一的航線規劃和任務處理。
上線以來,平臺以“統籌集約、綜合利用”為核心目標,已經整合接入全區上下各類政務無人機28架,根據政務類治理需求開發相關AI算法20余項,受理航線50余條,廣泛得應用于公安、城管、應急等城市治理場景。
01
公安:警情聯動,守護平安
西湖云安平臺上線后,公安部門在警情處置方面實現了高效聯動,無人機成為民警的 “空中助手”,在現場警情處置中持續發揮實戰實效。
案例一:西湖轄區某河道釣魚事件
4 月 18 日,無人機在西湖轄區開展河道巡檢作業時,通過實時監控畫面捕捉到某河段存在違規垂釣行為。云安智慧管理平臺同步接收事件預警信息后,第一時間將違規情況推送至飛控指揮中心。指揮中心迅速調度附近巡邏警力趕赴現場,執法人員抵達后依法對垂釣人員進行勸離,并同步開展水域保護法規宣傳,及時消除了河道管理安全隱患。
案例二:天目山轄區某路段起火事件
5月27日,在天目山轄區某路段發生起火,指揮中心收到警情后立馬發動無人機率先抵達現場,通過熱成像確認起火位置,高空監測火勢蔓延趨勢,避免消防員盲目靠近,熱成像鏡頭識別高溫點,輔助滅火決策。
案例三:三墩轄區某小區跳樓事件
6 月 15 日,三墩轄區某小區有人跳樓,特警駐情指聯勤崗迅速通過云安平臺將警情推送至飛控中心,操控三墩檢查站無人機前往現場查勘,最終成功勸導相關人員安全下樓。
案例四:蔣村轄區某路段跳橋事件
6 月 16 日,蔣村轄區某路段發生跳橋事件,特警駐情指聯勤崗立即操作云安平臺將警情推送至飛控中心,借助云安平臺,無人機快速抵達現場,為警方處置提供了有力支持,跳橋人員及時被勸下,無人機圓滿完成任務后返航。
熱成像鏡頭示意圖
案例五:西溪濕地無人機安保上線
此外,在大型活動安保方面,無人機也表現出色,如端午節劃龍舟比賽,空中安保無人機全程監控,實時數據跟蹤,輔助現場指揮中心進行人流疏散,監測是否有人員落水現象,保障了賽事的順利開展,為群眾營造了安全有序的活動環境。
人流識別示意圖
船只識別示意圖
02
城管:智能識別,精準管理
西湖區城管利用無人機的智能識別功能,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。
無人機能夠準確識別共享單車,并分類確定其所屬公司,然后將信息傳輸到各個公司平臺,促使相關公司及時處理亂停亂放的單車,讓城市道路更加整潔有序。
不僅如此,無人機還在安全隱患排查、違章大型建筑垃圾核查等領域大顯身手。為市民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。
單車違規停放識別示意圖
違規建筑垃圾識別示意圖
03
鎮街:空地協同,高效執法
西湖區各鎮街依托云安平臺,積極探索 “空地協同智慧監管” 模式。
以古蕩街道為例,無人機巡查覆蓋了自然資源、生態環境、建設等多個核心領域執法檢查事項。飛控平臺統一規劃設定 11 條應用場景航線,可實時分析大型建筑垃圾違規擺放、河道污染、違規停放等基層巡檢高頻事項。
違停識別示意圖
河道漂浮物識別示意圖
留下街道則通過無人機 “綜合飛一次”,實現了一次巡航、多條線信息共享。無人機在空中實時傳輸畫面,指揮中心根據畫面迅速研判、派發任務,相關部門跟進處置,大大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。
西湖云安平臺的應用,是西湖區在城市治理領域的一次創新實踐,為各部門工作帶來了顯著成效。杭州公安“云安平臺”由西湖新基建主導建設領飛科技提供核心技術支持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,西湖云安平臺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作用,進一步提升異常事件發現率和監管頻率,為西湖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注入更強動力。它將繼續秉持科技賦能理念,深化 “空地網” 立體化管理模式,為打造更加安全、宜居、智慧的西湖貢獻力量,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的 “西湖樣板”。
讓我們共同期待西湖區在無人機應用領域帶來更多驚喜,見證科技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美好未來!